构建“三级联动”创新扶持体系
“装备突发故障,前出抢修支援!”夏日,燕山脚下,第81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,一场全要素实装训练火热展开。接到抢修指令,该旅一名高级工程师带领“创客”团队成员,运用自主革新的设备展开抢修作业,受损装备很快恢复正常。
“过去,我们主要依靠经验对装备进行故障检测,维修质效不高。”这名高级工程师回忆说,一次实战化训练中,某型装备突发故障,他们立即对装备进行抢修,由于传统修理手段耗时较长,险些耽误任务进度。复盘时,不少官兵反映,类似情况在日常训练中并不鲜见。战斗力建设等不起、慢不得。了解情况后,该旅领导带领机关业务部门利用蹲点调研、官兵恳谈会等时机,组织官兵围绕维修技术攻关、装备器材革新等方面展开探索研究。
在认真吸收官兵意见建议基础上,该旅党委研究后决定,探索构建“三级联动”创新扶持体系:旅级设立科技创新工作站,配备3D打印机、智能检测平台等设备;营级提供基础设施场地,成立“创新工作室”;连队根据实际,灵活组建技术革新小组,形成覆盖多个专业的技术革新网络。此外,为汇聚更多提升战场保障效益的“金点子”“好招法”,该旅还设立“革新贡献奖”,将革新成果与评先评优挂钩,有效激发官兵参与革新实践的热情动力。目前,该旅“创客”团队成员已逾百人,研究内容涵盖战术战法运用、装备技术革新等多个领域,取得的多项革新成果被推广运用。
笔者走进该旅科技创新工作站看到,中士陈佳乐正利用3D打印机为某型装备制作配件。曾经是该型装备保障领域“门外汉”的他,如今已熟练掌握电路设计、程序编写等技能,先后解决了多个检修难题。
“旅里探索推行创新孵化机制,为每个革新项目配备了‘双导师’。”陈佳乐介绍,旅队与军队院校、装备生产厂家携手建立创新孵化机制,邀请院校专家指导官兵攻克理论难关、装备生产厂家工程师协助官兵进行技术优化。
装甲分队设计的消声器,有效提升装备突防隐蔽性;卫勤单元改造的智能救护箱,实现人员生命体征实时监测……笔者翻开该旅革新成果登记簿发现,多项出自基层官兵之手的革新成果正加速向战斗力转化。
在该旅野战装备维修区,二级军士长黄少林操作便携式轮胎拆装设备,快速完成某型装备更换轮胎作业。“这些实用、便携的工具,都是基层官兵革新创新的成果。”黄少林说,今年以来,他所在“创客”团队已有6个革新项目通过旅队评审会认证,目前均进入研发阶段。(于晓涛 汤伟)
来源:解放军报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7-12红色档案征集员受聘上岗
- 07-12科技赋能构筑“安全堤坝”
- 07-12“数字聚变”的当量有多大
- 07-12日本拟部署高超音速滑翔弹部队
- 07-12智能仓储实现“一键操作”
- 07-12陆空对抗共用一张训练表
- 07-11构建“三级联动”创新扶持体系
- 07-11立行立改转作风 主动解难励兵心
- 07-10“三级统融”下活一盘棋
- 07-10空军某旅开展飞行训练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1-25“微创新”:点燃基层练兵智慧星火
- 01-08瞭望·治国理政纪事|争做创新赋能发展的西部示
- 12-18“亲生母亲是迪拜公主,已经失踪多年……”停停停!
- 01-09台湾舆论关注澳门回归25周年:“掌上明珠”机遇
- 01-09美方发布2024年《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》 国防
- 01-08冬至两岸特写:回家,我们要回家
- 01-08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|回归廿五载 濠江话巨变
- 01-08习近平主席考察澳门科技大学和横琴粤澳深度合
- 01-08时政Vlog丨在澳门科技大学 追闪亮的“星”
- 01-08大国外交·回响丨上比利牛斯省具有历史意义的时